开运app下载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

2024-06-11 开运app下载

  《婺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区面临着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大任务。为更好地顺应国际国内环境深刻调整和变革,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金华市婺城区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婺区政发〔2011〕9号)要求,结合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十一五”时期,我区农业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主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和农业成本快速上涨等诸多坏因影响,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体系调整,扩大产业规模,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区农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近五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五年保持在31万亩以上,年粮食总产量在12万吨以上,粮食订单面积在8万亩以上,粮食商品量在9万吨以上。特别是早稻生产,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早稻普惠制补贴和种粮大户奖励。5年来,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从始至终保持在8.5万亩以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06年、2008年婺城区被评为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09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区涌现了一枝秀有机米、群飞大米、绿巨人功能米三大稻米品牌,其中“群飞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服务模式”被评为浙江农业科学发展十佳创业创新典范之首。2010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家种粮农民互保合作协会,贷款规模2000万元。

  2.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十一五”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大力推动新一轮的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初步形成了以“花卉苗木、优质稻米、奶牛乳品、畜禽养殖、蔬菜瓜果、茶叶、笋竹、水产养殖”为主导的八大特色优势产业,畜牧、高山蔬菜、花卉苗木等产业列入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范围,甲鱼、淡水珍珠等产业列入浙江省水产六大优势产业,2010年八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9.3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85%。全区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初具规模,产业体系明显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4.9亿提高到2010年的22.7亿元,增幅达52.3%,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由2006年的53.5∶4.5∶30.8∶8.2∶3.0(农林牧渔服务业),调整为2010年的47.4∶4.5∶34.5∶7.5∶6.1。

  3.经营水平全方面提升。近五年来,我区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农业新型主体培育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大力实施龙头培育工程,探索建立现代化经营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业销售能力也慢慢地加强,农业经营水平全方面提升。2010年,全区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累计面积达到7.5万亩,占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9.87%。培育发展区级以上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6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13家。全区合作社总数达到617家,合作社成员数13545人,星级规范化合作社为51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6家,市级11家,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被列入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全区累计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45个,绿色食品16个,有机食品15个。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4个,浙江名牌产品4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2个,金华市著名商标19个,金华市名牌产品15个。

  4.生产条件有效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区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五年完成农村联网公路建设155公里,九峰水库、“乌引”节水配套1-3期工程顺利完工,除险加固水库23座,2010年全区旱涝保收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耕地灌溉率达到60%。灌区固定渠道总长度383公里,输水干、支渠总长度104公里。建设节水灌溉面积14.75万亩。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全区新增设施水产面积达到5689亩,新增钢架大棚、竹棚、喷滴灌等设施农业面积10034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毛竹大棚面积1万亩,钢架大棚面积1565亩,避雨设施面积1180亩。全区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内部饲养环节设施应用比例达到57%,蛋鸭离地网上平养设施应用率达65%以上,挤奶、送水、加料全部机械化达45%。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1.5万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6万多台(件),其中农田耕作机械3660台,收割机373台,插秧机63台,农产品加工机械3139台,茶叶加工机械2014台,拥有育秧中心2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

  5.生态环境一直在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区按照“农业资源保护、投入集约节约、生产全程清洁、废物循环利用、产品安全优质”的发展思路,积极地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应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卓有成效。完成存栏生猪100头、牛10头以上466个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建设“三沼”综合利用项目18个,建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2个,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9%。开展规模养殖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建成浙江省省级生态养殖示范区9个、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个,建成规模猪场“三元合一”星级生态示范场13个。全区五年测土配方施肥累计面积达到123.64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38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14500吨,推广种植绿肥23万亩,落实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面积68万亩,统防统治面积9.3万亩。

  6.服务能力显著地增强。我区相继完成了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和乡镇“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建立起覆盖“区—乡镇—村”三级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农业服务手段和能力日益提升。农业科学技术进村入户工程深入实施,“十一五”期间,全区推广良种135个,先进的技术和模式100项,先进设备13项。农业信息化建设全方面推进,全区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4.5万户,共发布公共信息1200条,农产品买卖信息12万条,建立万村联网村级网站498个,农业企业网站123个,农家乐网站22个。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5年来共培训乡土人才10670人,绿色证书1400人,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农民职称247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2010年全区有乡村社会化兽医人员41人,建有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3个,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11家,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组织55家。在全区大力推行代耕、代育、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2010年水稻机耕率99%,机收率96%,机械植保率21%,机插面积2.01万亩,统防统治面积3.6万亩。

  7.惠农力度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时期,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以较快速度逐年递增。“十一五”期间,全区共落实强农惠农资金2.6亿元,其中涉农补贴资金1.19亿元,农林重点专项资金1.41余亿元。按类别分,种粮和农机购置补助6170余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3340余万元,畜牧业能繁母猪、生猪良种和后备母牛补贴资金2400余万元,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1892万元等。同时,为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和惠农资金落实到位,我区加强农村财务监管,“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审计村级财务727个,审计金额10.0386亿元;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落实好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村级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责任“追究制”,有效制止了农村“三乱”现象。

  8.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农村居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70元,比2006年的5744元增长64.9%,年均增长12.98%。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为43.18%,家庭营收占比为47.58%。家庭营收仍然是农民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重要的增长点,以政策性收入为主要内容的转移性收入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推动力。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道路和水利设施。但整体看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旧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为薄弱,农业设施化程度仍比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不强。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区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我区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多经营规模偏小,整体实力较弱,产业链条不长,产品加工档次较低,缺乏具有较强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大型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产品知名品牌较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链接、运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与带动能力须逐步提升。同时,我区各农业产业规模较小,推进规模经营难,几大产业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不利于先进设施设备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不利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名牌农产品创建,这些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3.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区完成了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和乡镇“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但乡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仍存在机制不顺、保障乏力、管理缺位、青黄不接等问题,难以承担起农业试验、示范和管理等工作,也影响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急需以后在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和制度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农业还面临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和副业化倾向等问题,亟需培养一批新型专业农民。

  4.农业资源环境亟待改善。随工业发展和城镇规模的扩张,对农业用地的挤占较为严重,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农业发展空间日益萎缩。与此同时,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以及畜禽养殖业排泄物、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农业资产金额的投入不足。虽然中央、省、市、区各级财政逐年增加农业的投入,但与现代农业发展总体需求还存在比较大差距,要对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十二五”时期,婺城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总体上处于全面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1.农业发展环境持续利好,为现代农业提供了更好的成长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三农”问题,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9年下发了涉农“一号文件”,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扶持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浙江省委、省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扶持力度,做出了全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婺城区紧紧抓住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有利契机,把建设现代农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着眼于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强区建设的“八大”扶持政策和《关于加快婺城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这也表明未来的五年,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必将形成有利于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发展环境,也为加快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为现代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颁布实施,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转型、创新、共享、绿色发展的要求更加凸显。婺城区作为金华的核心城区,成为接受长三角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这为我区及早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新的农业科学技术革命兴起,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科学技术摆上更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的重大决定。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科学技术进步始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随着人口数量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科技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愈发重要,慢慢的变成了现代农业发展中起支撑和决定性作用的力量,也是支撑农业农村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随着粮食安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天比一天突出,以及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快速的提升,带来了新一轮农业科学技术革命,催生并推进了现代种业、精细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的发展,并引发了农业产业体系的变迁和更迭,推动了农业新一轮的产业体系调整和全方面转型升级,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

  4.市场需求和农业功能不断外张,为现代农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除了对蔬菜、水果、禽畜产品、花卉、水产品等农产品消费不断增加外,对农业观光、农村度假和生态旅游的消费需求也将快速增长。我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区,环境条件优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1.影响农业稳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的传导加快,农产品价格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除,世界经济全面好转的不确定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国际市场供求波动的影响。同时近年来极端气候现象频发,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不足,抗灾能力弱,生产波动性大,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未来五年,我区农业发展受外部影响将越来越直接,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任务将更加艰巨。

  2.影响农业长期发展的障碍远未消除。“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既面临着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小生产与大市场不相适应等“老问题”的考验,又遭遇不少“新情况”的挑战,如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市场对供求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确保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双安全”压力加大;农资价格和农业用工成本呈现“双涨”态势,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季节性短缺、区域性短缺和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兼业化特征明显,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亟待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业服务体系仍待完善;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以及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性改变等,这些“老问题”和“新情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影响了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而且这些障碍因素在短期内仍难以彻底消除。

  3.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进入新世纪,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一方面社会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持续增长,对质量、生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主要是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均耕地少(不足1亩),高质量耕地少(现有耕地中79.3%为中低产田);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农田受长期的大量使用农药、农膜、化肥造成残留剧增;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等种养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十二五”时期,我区农业将全面步入新阶段。而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资源和环境承受的压力也将相应加大,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滞后的条件下,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将大幅上升,对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线,以农业“两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粮食、畜禽、蔬菜、水产等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努力推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围绕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核心,充分发挥本地区域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着重抓好农业“两区”建设,做优做强农业主导产业,构筑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创新,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和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保持农业平稳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主要目标:

  1.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到2015年底,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37亿元,比2010年190.44亿元增长77 %,年均递增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比2010年9470元增长69 %,年均增长11%。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2.2亿元,比2010年增长41.6%,年均递增7.5%(现价)。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种植业的粮经比稳定在5∶5。

  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万亩以上,实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5.5万亩,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全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0家以上,其中市级以上达到3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00家以上。全区市级著名商标达到25个以上,省级著名商标5个以上,力争1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市级名牌产品25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5个以上,力争1个以上中国名牌。

  5.农业生产条件和从业农民素质明显改善。全区财政支农资金年增长比例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初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力争基本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70%。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万亩。每万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达到10人以上。

  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全区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基本实行标准化生产,重点建设一批生态循环规模养殖场,创建三星级生态示范场(小区)10个以上、星级以上生态示范场(小区)20个以上。全区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下降15%。全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达到90个以上,全区“三品”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农业标准化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

  7.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区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建成2个现代农业综合园区,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以及50个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内机械化水平8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设施面积提升20个百分点,规模基地“三品”认证率达100%。

  1.经营规模化战略。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手段,加快农业生产要素集聚,通过合作化提升规模化。

  2.装备设施化战略。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推进设施种养技术创新,完善配套技术,强化农艺控制,着力增强农民使用设施的能力。通过深入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储运、加工、服务过程中的机械和设施装备。

  3.主体法人化战略。培育农业法人化经济,以企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指导发展农业生产。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通过提升整合,做大做强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创新;鼓励种养大户进行工商登记,使之成为农业生产法人。

  4.产品品牌化战略。发挥特色优势,培育、整合、保护农业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制定扶持政策,激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创名牌。通过展会、媒体,大力宣传名牌产品,提高知名度。

  5.生产生态化战略。实施循环农业技术与示范工程项目,重点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新型农作制度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强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利用和粪便收集中心、农村沼气和“三沼”综合利用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农牧渔、农牧林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样板。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有机、绿色农产品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促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

  (1)发展方向。以粮食安全为总目标,努力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大力发展粮食储备品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粮食单产和质量水平。大力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建成一批高产良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培育一批种粮大户和优秀种粮合作社,创建一批优质商品粮品牌。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左右,总产量12万吨以上。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万亩以上。粮食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60%,争取功能区内水稻机耕率达到99.5%,机收率达到99%,全区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实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5.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80万亩(次),水稻主导品种推广率达到100%。全区优质稻米基地达到24万亩以上,创建市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4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3)区域布局。粮食生产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以汤溪、白龙桥、罗埠、蒋堂、琅琊、洋埠和长山等7个乡镇为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努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开展种子种苗研究利用。依托金华市农科院,重点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研究,包括水稻、油菜、薯类、豆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以及良种扩繁。

  ——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到2015年,在15个乡镇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万亩,完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实施地力提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深化高产示范创建。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等农业“三新技术”,每年建设高产示范方50个以上,组织高产攻关,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和质量水平。

  ——创新粮食生产机制。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壮大粮食、农机、植保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建设水稻机插育秧、烘干和服务“三中心”,推进粮食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

  ——发展优质稻米产业。重点发展有机稻米、无公害稻米、功能稻米三大稻米基地建设。在汤溪建立有机米基地2600亩,在蒋堂、洋埠、罗埠、琅琊、汤溪等乡镇建立无公害稻米基地6万亩,在洋埠、罗埠等乡镇建立功能稻米基地1万亩。全区优质稻米基地达到24万亩以上。

  ——实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重点开展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冬绿肥生产等方式培肥地力,并通过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增加耕层厚度等有效途径,使项目区的标准农田达到吨粮田标准。

  ——抓粮食加工,提高产业化经营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打造“一枝秀”、“宜糖米”、“群飞”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婺城大米品牌,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化经营。

  (1)发展方向。围绕做强做优生态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目标,深入推进生态循环规模养殖,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高效、生态、优质、安全、和谐、健康协调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格局,提升畜牧产业竞争力。

  (2)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山区丘陵”发展战略,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化养殖全面推进,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畜牧业生产初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利用型、环境和谐型转变。到2015年,畜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生猪饲养量稳定在80万头,出栏50万头,生猪规模化(500头以上)养殖达到55%;牛存栏2.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1.8万头,奶牛规模化(50头以上)养殖达到65%;家禽年饲养量稳定在600万羽;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4.5万吨、1.2万吨和5.8万吨,无公害标准以上畜产品占畜产品总量60%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得到全面治理,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区域布局。全面推进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功能区的实施。生猪重点乡镇主要布局在罗埠、白龙桥、蒋堂,一般乡镇主要布局在雅畈、长山、汤溪。奶牛以长山、汤溪、蒋堂和琅琊4个乡镇为重点。家禽类,其中土鸡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蛋禽主要分布在白龙桥、乾西、洋埠,肉禽主要分布在雅畈、汤溪、罗埠。特种畜禽主要包括兔、鹌鹑、鸽子、蜂、鹿等,主要布局在琅琊、白龙桥、安地和蒋堂。

  ——促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生态化建设。大力推广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培养一批生产水平高、经营效益好、诚信守法的新型生态规模牧场(户)。按照农牧结合、资源循环的要求,围绕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工程,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中按每亩土地配套适度规模的牧场,其中畜牧业产值占园区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实施兴牧强农工程,山区利用下山移民工程中空闲的村庄房舍和草山资源,建立无公害养殖基地30个以上;其它地区利用当地资源建立适度规模的现代化特色养殖基地,加快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和优质土鸡等特色畜禽养殖,为社会提供具有传统特色、品质优良的畜产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切实加强已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加强后续服务,使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促进农业节能减排,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循环共生,共同发展。

  ——促进畜禽良种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畜禽种苗工程,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大做强畜禽种业,新建和扩建省级种畜禽场3个、扩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场(基因库、保护区)1个。开展生猪、奶牛等优势特色畜禽新品种(系)、新组合的生产性中试示范及良种扩繁。重点加强面向主导产业的省级种猪场和种禽场,以及面向省外市场、具有优势竞争力的金华两头乌猪、金华土鸡等的种畜禽场建设;加大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重点加强列入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种畜禽场建设,完善保种规划,探索和创新民营企业保种体制和机制;建立种猪等种畜禽育种平台,开展金华两头乌猪等品种的联合育种,开展奶牛DHI测定与良种登记,扩大畜禽种质检测范围,全面提升畜禽种质水平。实施畜禽生产良种化工程,将人工授精覆盖面扩大到3万头母猪;建立主要畜禽生产能力保护机制,加快淘汰品质差、繁殖能力低的种畜禽,提升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

  ——促进畜禽生产组织化主体建设计划。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对现有畜牧业合作社进行以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和社员技能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改造和建设,逐步拓展畜牧业合作社的办社范围,积极发展动物疫病诊疗服务、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生猪屠宰加工、信用担保和保险等合作社。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场(户)、专业合作社和畜禽产品加工、销售企业通过资本等要素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产业竞争力。按照“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总体要求,全面拓展和提升畜产品加工业。突出发展现代畜产品流通业,配套建设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运输、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设施设备,积极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营销方式。以合作化推进产业化,大力支持规模牧场联办屠宰场、加工型龙头企业办基地、合作社办加工厂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培育以生猪、奶牛、家禽和蜂业等优势产业为重点,以优势品牌为先导,养殖、销售、加工紧密结合、利益联结、风险共担的新型产业主体。加快推进畜牧业外向化进程,鼓励和支持大中型畜禽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走出去”到周边省份甚至国外创办新型规模养殖企业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促进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组织制定“十二五”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实施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程为重点,完善现代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乡镇、村延伸,在畜禽养殖重点地区的乡镇、村,实施以动物防疫监督、病死畜禽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池等设施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物疫病与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追溯体系,提升各个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对重大动物疫病、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诊断和鉴定能力,提高对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畜产品安全监测和动物检疫工作,提高动物卫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强化畜禽养殖备案制度和准入管理,进一步强化生产和经营主体的动物防疫和产品质量管理责任,大力推行高效、生态、清洁、安全生产模式,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构筑品牌优势,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促进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充分整合畜牧业科研、教育和推广资源,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果,结合“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加快科技进步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引进、攻关动物防疫、生态养殖、畜禽种苗、环保节约型饲料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建立科技型示范企业和科技示范基地,构建高效的畜牧产业技术体系。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畜牧兽医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畜牧业法制体系。加快建立执业兽医队伍,努力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等工厂化饲养技术,全面实施无公害饲养规程。加快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主要技术岗位做到持证上岗。

  (1)发展方向。按照“保障供给、提升品质、致富农民”的要求,围绕做优城郊型设施蔬菜、做强山地蔬菜目标,加强蔬菜基地道路、排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推进蔬菜标准化和设施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蔬菜集约化和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蔬菜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拉长蔬菜产业链,增强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市场空间,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区蔬菜瓜果播种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设施面积1.5万亩,总产量12万吨,产值1.5亿元以上。建设市级重点蔬菜基地1万亩,山地蔬菜示范基地5000亩。新增蔬菜加工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规范化蔬菜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

  (3)区域布局。山地蔬菜以罗店、箬阳、塔石、莘畈和沙畈等山区乡镇为主,设施蔬菜基地以汤溪、长山、琅琊、罗埠、蒋堂等乡镇为主。

  ——建设市级重点蔬菜基地。在汤溪、长山、琅琊、罗埠、雅畈、蒋堂、乾西、白龙桥等乡镇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市级重点蔬菜基地1万亩以上,钢架大棚并配置肥水一体化微灌设施的比例占50%以上,成为我市近郊蔬菜旱涝保收、供应保障基地。

  ——建设山地蔬菜示范基地。在罗店、箬阳、塔石、沙畈、莘畈等乡镇规划建设山地蔬菜示范基地5-7个,总面积5000亩。围绕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完善沟、渠、路等田间基础设施和钢架大棚及“微蓄微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山地蔬菜的生产能力和蔬菜品质。

  ——促进蔬菜加工能力建设。鼓励加工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业,建设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系统以及速冻、腌制等精深加工,扩大市场空间,提高蔬菜效益。新建1家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新鲜蔬菜2000吨以上。

  ——蔬菜营销能力建设。提升专业合作社营销服务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蔬菜专业销售大户或经纪人,推进蔬菜直销、配送和电子商务,加强市场对接,搞活蔬菜流通。

  (1)发展方向。坚持以渔业园区建设为中心,突出发展甲鱼、珍珠两大优势产业,通过实施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工程、稻田养鱼稳粮增效工程、水库洁水保水渔业提升工程、休闲渔业工程等四大工程,打造现代特色渔业产业链和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2)发展目标。到2015年,示范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万吨,实现渔业产值2.5亿元。建设现代渔业园区15个,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8个,创建稻鱼共生示范基地2000亩,省级水产良种场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个,培育金华市级以上水产品龙头企业1个,无公害产地产品5处。

  (3)区域布局。甲鱼养殖以罗店、罗埠、汤溪等乡镇为主,淡水珍珠养殖以罗埠、长山等乡镇为主,洁水保水渔业示范以罗店、罗埠、汤溪、莘畈、新狮等乡镇(街道)为主,稻鱼示范以罗埠、洋埠、琅琊、蒋堂、汤溪和白龙桥等乡镇为主。

  ——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工程。在罗店镇、罗埠镇、洋埠镇、琅琊镇、汤溪镇、白龙桥镇、长山乡等乡镇实施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并开展中华鳖、珍珠、田鲤、海鲳、红鮰鱼等名优特鱼类的良种选育技术和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通过渔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联动,形成名优环境友好型养殖区。至2015年,建设现代渔业园区16个,其中:主导产业示范区1个,特色渔业精品园区15个,总投资2000多万元。

  ——水库洁水保水渔业提升工程。实施地位于罗店、罗埠、汤溪、莘畈、新狮等乡镇街道。主要功能定位以清水渔业与生态环境和谐相结合,从提供鲜活有机鱼产品的产量转向以提供高质量的绿色水产品和城镇和乡村居民安全卫生的生产、生活用水,构造绿色生态渔业、休闲渔业,做到以水养鱼,以鱼治水。至2015年,建设洁水保水渔业示范基地8个,面积4828亩,总投资100万元。

  ——稻田养鱼稳粮增效工程。创建稻鱼共生示范基地2000亩,在罗埠、洋埠、蒋堂、琅琊、汤溪、白龙桥等乡镇通过稻田生态养殖模式,在使粮食产量维持不减产的前提下,增加养殖产品产量和效益,使每亩稻田的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至2015年,建设以稻鱼共生高效生态养殖为主的示范基地2000亩,总投资680余万元。

  ——实施发展休闲渔业工程。结合示范区山塘水库及多条河流的水资源特色和当地人文景观,开发建设集风光旅游、垂钓休闲、度假观光、休闲农业等功能的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渔业,展现我区的自然山水,不断拓展渔业发展的新空间。到2015年,建设特色休闲渔业基地2处,总投资600万元。

  以汤溪、白龙桥、罗埠、蒋堂、琅琊、洋埠和长山等7个重点产粮乡镇为核心,辐射全区18乡镇(街道)。

  土鸡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蛋禽主要分布在白龙桥、乾西、洋埠;肉禽主要分布在雅畈、汤溪、罗埠;

  特种畜禽主要包括兔、鹌鹑、鸽子、蜂、鹿等,主要布局琅琊、白龙桥、安地、蒋堂等乡镇。

  罗店镇、罗埠镇、洋埠镇、琅琊镇、蒋堂镇、汤溪镇、白龙桥镇、长山乡等乡镇。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五良”标准,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地力水平、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多种措施,在全区已建成的标准农田中建设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夯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建成125个、面积10万亩,整体达到亩产吨粮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建设3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推进良田适度规模经营和粮食生产合作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通过加强农业生产基础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业园区,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区重点建设汤溪、琅琊2个面积2万亩以上、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3个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20个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建成50个以上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运作、技术设施先进、经济效益良好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1.生态循环农业理念传播行动。广泛宣传生态循环理念,形成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以及社会公众合力共建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

  2.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行动。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在全区创建1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企业,实施5个省级示范项目。

  3.现代生态畜牧业提升行动。着力推广实施规模养殖场生态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三元合一”星级管理模式。到2015年,实现规模化养殖水平80%以上,创建三星级生态示范场(小区)10个、星级以上生态示范场(小区)20个。

  4.农药减量控害增效行动。组织实施“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工程”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努力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农药使用量。到2015年,实现化学农药施用强度比2010年减少15%以上,“两大工程”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

  5.农田土壤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农田土壤质量提升,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冬绿肥生产。到2015年,努力实现农田化肥利用率提高5%以上,氮肥施用量减少1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80%以上。

  6.绿色农产品拓面提质行动。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区“三品”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农业标准化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

  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以“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行生产档案制度,探索实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蔬菜、生猪省级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粮食、水果、茶叶、奶制品等主要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全面下降。

  8.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行动。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进程和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注重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和推广。到201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实现可收集秸秆资源化利用率90%。

  9.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普及行动。组织实施“清洁能源利用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户屋顶阳光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区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10%,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5%。

  10.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行动。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培育农牧结合循环利用养殖模式典型,积极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引进推广清洁燃料机械和节能型农业机械。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我们要以培育农业法人经济为重点,用企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指导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积极实施“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农业龙头带动战略,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建、招商引资、科技合作、联合兼并等形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按照“发展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实施能人办社、制度立社、科技兴社、品牌强社,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创业,全区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1名以上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成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头人。力争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全区从事现代农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50人以上。

  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鼓励农民开展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和林地流转。加大对流出户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抛荒耕地和低产林地流转。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农户小面积承包地向农村规模种养大户、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情怀,解除土地流出户的生活保障之忧。加强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林权流转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开展流转信息指导和服务。依法开展流转纠纷的仲裁,切实保护农民的承包权益。力争到2015年,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45 %以上,农业规模经营率(面积100亩以上)达到25%以上。

  把农业机械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加快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积极推广大棚设施、智能温室、节水灌溉技术。畜牧业主要发展环境调控、饲养、孵化、挤奶、检验检测、粪污处理、信息化管理等机械;蔬菜主要发展标准钢架大棚、连栋大棚、新型覆盖材料、喷滴灌设施、诱杀虫装置、防虫网以及工厂化育苗生产线;果品重点推广连栋大棚、避雨棚架、喷滴灌设施、果园耕作机械;茶叶主要发展茶园耕作、修剪、采茶、加工等机械装备。继续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粮食机械化烘干、油菜机械化收获等技术,进一步扩大机耕、机插、机收面积。同时,着力发展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低温冷藏、冷藏运输等设施。力争到2015年,新增农业设施面积2万亩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把传统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农业产学研合作,加快重点领域科技研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婺城区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提高智慧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抓好农民信箱工程,农民信箱用户结构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100%的行政村建立万村联网村级网站。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开展网上农产品销售,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力争到201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动植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0家,农民信箱注册用户保持在5万户左右。

  以提高农业主体市场化竞争意识为核心,确定目标市场,树立核心品牌,完善营销网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重点扶持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营销主体。二是积极推广“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市场带动企业或合作社组织,使更多的基地和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促进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开展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通过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和各类节会,宣传推广本地农产品,发展会展经济。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网上销售。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滴灌技术,完善灌排配套体系,提高区域防洪排涝和灌溉能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全面推进灌区改造,完善渠道衬砌和渠系建筑物配套;二是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小山塘、小堰坝、小水池、小泵站和小沟渠,加快末级渠系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完善灌排体系;三是积极实施“百万亩喷微灌工程”。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扩大喷微灌面积,积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灌溉水平。计划在蒋堂、罗店、竹马、琅琊、安地等乡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四是深入实施小型灌溉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十二五”时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4座,完成山塘整治105座。五是深化农田灌排河道整治。深入实施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建设,结合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改善水环境,美化水景观,构建生态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十二五”期间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83公里,河道保洁和维修养护率达到85%以上。完成小流域治理30公里。

  加强综合交通网规划和建设,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统筹与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的衔接,努力建成与婺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省道干线网络相衔接,有效满足客货运输需求,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多层次的综合运输网络和服务体系。按照“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功能布局,通过拉开大框架、建设大交通、优化大环境、实施大开放,谋求大发展,实现接轨长三角的战略决策,攻坚克难,有效推进城市集群建设。“十二五”期间,示范区内干线条,分别为蒋堂至罗埠公路、金华至长山至琅琊公路、金华至竹马公路、汤溪至莘畈公路(含九峰支线亿元,为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网络全面普及质量管理知识、标准化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现初级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安全认证和标志制度,以种子(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为重点,实施源头治理,清理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鼓励农资经营企业建立农业投入品购销台帐制度和农业投入品使用台帐制度,完善可追溯制度。以病虫害、疫情、土壤、水质、大气污染为重点,根据农业的有关标准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2、农产品流通体系。扶持流通企业和大户,加快形成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产业化、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完善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和交易者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等,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市场、科技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体系。鼓励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活动,对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活动的集体与个人给予奖励,营造出良好的科技推广服务氛围。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与设施。引进、构建具备现代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充分利用市属院校、科研机构的农业科研力量,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节点、网络化、分布式的农业科研模式。

  4.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乡镇、村延伸。完善动物疫病与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追溯体系,提升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对重大动物疫病、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诊断和鉴定能力。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强化畜禽养殖主体的动物防疫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进一步强化生产和经营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采用气象、生态监测网络与农业部门病虫害监测网络相结合的途径,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继续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以统防统治为抓手,提升标准化防治水平。启动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行动”,在规模化经营区域,全面推广生态控制技术,提升产业质量安全水平。

  5.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以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着力提升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控、信息预警、执法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动植物疫病预警防控和预测报体系,以及农产品市场预警分析、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民信箱功能拓展等建设,健全农业支撑体系。实现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公共服务的需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健全现代农业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指标与体系,把发展现代农业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履行规划引导、政策调控、协调服务的职能,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和调整财政扶持政策。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强要素集约集成,强化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良种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农业生产标准化与管理信息化、农业新型主体培育与产业化发展、农业品牌建设与产业文化打造、农业金融保险支持与农技人才保障、农业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政策研究,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政策保障体系。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领域,精心设计实施载体,优化扶持政策,充分的发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三)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财政贷款贴息、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扶持方式。加强资金项目统筹优化,加大对农业重点企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扶持力度,强化支农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体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和大力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工商资本、金融信贷资金和外资等投资农业。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深化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鼓励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互助保险,切实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合理简化贷款手续,创新贷款抵押和担保机制,积极给予符合信贷原则和贷款条件的企业及个人贷款支持,推进农业小额担保体系建设。

  (四)推动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引进、攻关、集成、转化、推广一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广应用农业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生态种养技术、动植物疫病科学防控技术、产业链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自动化技术及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理顺“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体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营造环境留住人才,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到农业园区创业,服务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培养与引进发展现代农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五)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推进责任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位一体”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加强农业公共服务和推广能力。深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资信用体系和农业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科技、信息、农产品质量检测、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市场流通等社会化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农业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农业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扶贫、农信担保公司、公司的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扩大扶贫、青年创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农户可抵押担保范围,简便农业贷款手续。发挥种粮农民合作互保协会作用。深入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构建农业抗风险保障机制,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促进全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开运app/下载 网站地图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